樂善堂2017年起,以自資形式進行首個「樂屋」項目,旨在協助正輪候公屋的基層家庭,改善居住環境,以及透過「社區為本」服務概念,為家庭提供適切的支援。項目位於九龍城福佬村道,由善心地產發展商以象徵式租金租予樂善堂,共提供20個單位。
由於首期「樂屋」反應熱烈,申請超額近26倍,樂善堂2018年獲善長贊助翻新工程費用,以及善心地產發展商再以象徵式租金,租出位於九龍城南角道閒置住宅單位,正式啟動第二期「樂屋」項目,並於同年年底陸續入伙。
樂善堂於2019年推出兩期「樂屋」項目, 分別位於土瓜灣落山道及旺角自由道, 營運共四期項目, 提供88個過渡性房屋單位, 受惠人數超過400人。同年,樂善堂推出全港首個改建校舍作過渡性社會房屋計劃,改建位於九龍城之樂善堂小學,提供 51 個 2-4 人單位,服務對象為現正輪候公屋 3 年或以上,並居於惡劣環境或急需住屋和社區支援的家庭,領取綜援或收入低於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55%家庭優先。
2020年8月, 改建樂善堂小學項目獲發正式入伙紙, 並安排家庭陸續入伙,改建工程時間約6個月。同年,樂善堂啟動首個租用政府土地以組裝合成建築法興建的組合屋項目,位於土瓜灣道及宋皇臺道交界,建築樓高 3 層,提供 110個單位,受惠人數約 220 人,每單位設獨立洗手間及浴室,以及獨立廚房連廚櫃。
2021年4 月,宋皇臺道及土瓜灣道交界組合屋項目正式獲屋宇署批出入伙紙,並在同年6月正式入伙。同年,在疫情下,酒店業界大受影響,平均入住率僅2-3成,同時,基層人士亦受經濟下行影響下出現失業或開工不足之情況,增加了對社會房屋之需求。樂善堂於土瓜灣推出首個酒店式「樂屋」,為輪候公屋基層家庭及低收入青年提供過渡性社會房屋,以紓解其住屋及經濟壓力,並提供適切的社區支援。
2022年4月,樂善堂社會房屋計劃「樂屋」- 改建荃灣象山邨學校項目正式竣工,項目提供145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租期不少於兩年,並陸續安排入伙。同時, 大埔「樂善村」過渡性房屋項目亦於去年年底正式啟動, 並完成項目顧問招標程序, 正準備前期工程工作,預計提供1,236個過渡性房屋單位, 預計2023年完成。另外,位於彩虹彩興路之組合屋項目亦正式啟動, 預計2024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