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協助居於不適切居所的基層家庭,政府推出「過渡性房屋」計劃,紓緩不適切居所住户的居住壓力。樂善堂數年前起響應計劃,推行樂善堂社會房屋計劃「樂屋」,數年間推出了多個項目。曾多次與樂善堂合作的房屋局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項目總監(一)陳立銘先生,於房屋署退休後不久,即被「過渡性房屋」計劃吸引,利用自己多年來的經驗,積極協助機構興建不同類型的過渡性房屋,為有需要的人改善居住環境。

 

靈活變通完成不同難關

在房屋署工作多年,陳立銘深明居於不適切居所人士渴求「上樓」的迫切性,因此即使退休了,仍深深被「過渡性房屋」計劃吸引,並認為加入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是他的使命。「住屋是每個人的基本需要,但因為某些原因一些市民被迫在惡劣環境居住,不過過渡性房屋的出現,能大大提升他們的住屋質素,而與樂善堂合作的這些年,十分欣賞他們進取的態度,當中合作過的項目性質各有不同,需要靈活變通,用針對性的方案處理。」

 

「樂屋」多年來於全港不同地區推出過渡性社會房屋,有由私人樓宇、學校或酒店改建,也有利用嶄新建築法快速搭建而成,當中不少都是由陳立銘作首次試驗。「我的確作了先行者的角色,好像改建學校、酒店,都是前所未有的事,要克服不少難關,那時我們的口頭禪是『見步行步』,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今天回想起來,不少項目都順利走到終點了,確實是令人感到開心及喜悅。」

 

「樂善村」提供逾千單位

回想和樂善堂合作興建過渡性社會房屋,最叫陳立銘印象深刻的,是如何與不同持分者協商溝通,在有限時間盡快開展計劃。「無論是甚麼類型的過渡性房屋,前期的協商工作都是複雜的,例如要與物業擁有者洽商、取得當區市民的諒解、房屋的設計細節等,都需要時間逐項處理。以已經動工的大埔黃魚灘『樂善村』為例,由於土地本身為農地及村屋用地,改變用途要過城規會,加上附近有濕地,又涉及環保問題,要與環保署、漁農署、渠務署等部門協商,整個過程猶如過關斬將。」

 

「樂善村」位於黃魚灘逾十五萬平方呎的土地上,將會提供約一千二百三十六個單位,是陳立銘處理過的最大型單一過渡性房屋項目,整條村以「組裝合成」建築法興建,如此大型項目將為數千名市民改善居住環境,加上完善的規劃,「樂善村」將會成為一個節能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社區。

 

改善居住環境改寫人生

在政府工作時,陳立銘多與政府部門同事打交道,但加入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後,認識了不同界別的新朋友,大家都擁有一顆服務市民的心。「在和其他機構合作及協商的時候,往往是爭分奪秒、要與時間競賽。因為愈早完成項目,那些居於不適切居所的人便可以更快改善居住環境。」談到過去數年的感受,陳立銘打趣說和不同的民間機構合作令他獲益良多,尤其是與樂善堂合作,更是一段不簡單的回憶,而且看到由劏房搬到過渡性房屋的住戶,他們臉上的笑容,更令他得到極大的滿足感。「每伙住戶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我相信改善了他們的居所,等於改寫了他們的人生,令生命起了變化,而我確信這會是好的變化,因此我的心願是加快過渡性房屋的步伐,讓每個有需要的人士都可以順利入伙。」未來,陳立銘將繼續投入新的項目發展,期望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

 

新聞來源: 退而不休 為改善居住環境盡心竭力

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114147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