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入『樂屋』後,樂善堂還提供了相關協助,例如服務轉介,曾幫我找到一份於樂善堂土瓜灣膳食中心上班的兼職;而當我遇上其他生活問題,如小朋友升小選校、婆婆選老人院舍等,都會找社工問問意見,她們亦很樂意解答!甚至有時會找她們閒話家常,分享大家的近況!」自搬離「樂屋」後,張女士一家已入住公屋兩年多,難得的是,直到今天還一直跟當初負責「樂屋」的同工常常聯絡,由社工跟受助人的關係昇華成朋友,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貴情誼!

 

舊居不見天日 幸成首批「樂屋」住戶

 

「我們一家四口原本住在沙田下禾輋村村屋劏房,面積不足一百呎。最討厭是一開窗就有很多蚊,迫不得已整天只能關窗,沒新鮮空氣也沒陽光照射,遇潮濕天氣整張床更滿是霉菌,令小朋友皮膚敏感痕癢,非常影響他們的成長!而且地方偏遠,交通非常不方便。每日要推住BB車上落斜路,十分吃力!」

 

回想在村屋劏房居住的艱難日子,張女士苦笑道,以前連日常買包米都需步行至最近的禾輋商場,需時至少二十分鐘以上!幸好之後成功申請入住樂善堂位於九龍城福佬村道、以唐樓翻新而成的過渡性房屋「樂屋」,並成為首批「樂屋」居民,這消息令一家人足足樂了半天!

 

懷念「樂屋」好時光 與鄰里快樂共聚

 

「『樂屋』的居住面積約二百多呎,有充足位置擺放BB床、梳化、書檯、滑梯等等,小朋友很開心!位置也很方便,附近是食肆、商場,租金更便宜,減輕了我們不少經濟壓力!最滿意當然是可放心開窗見陽光、空氣也清新多了!」回想起「樂屋」的好時光,張女士仍然非常懷念,並表示最不捨得是那裡的良好鄰里關係,「小朋友跟鄰居的小孩年紀相若,生日甚至只差一天呢!疫情前,我們會輪流去對方家玩,更會相約一起去公園遊玩!搬走後我們還有保持聯絡,關係亦不錯!另外,小朋友亦會參加由樂善堂舉辦的功課輔導班、暑期興趣班及其他參觀活動,好讓他們能從活動中學懂如何跟其他小朋友相處!」張女士一再感激樂善堂幫了一個大忙,在他們等候入住公屋期間,能住進「樂屋」這個對小朋友成長大有裨益的好地方!

 

心存感激之心 與同工緊密聯繫

 

二○二○年,張女士一家本來已獲分派位於火炭的公屋駿洋邨,但由於嚴峻疫情,其中兩幢被政府徵用作隔離中心,結果延遲了一年才能正式入住,幸得樂善堂社工一直幫忙跟進,讓他們得以繼續留在「樂屋」居住。這些年來,儘管他們已搬離「樂屋」上樓多年,但仍跟「樂屋」同工如朋友般緊密聯繫。「我都會不時追問她們,樂善堂近來有舉辦賣旗活動嗎?想帶小朋友去幫手賣旗呀!丈夫是理髮師,想趁疫情緩和,看看有沒有機會為公公婆婆安排義剪!」正正因為樂善堂曾幫助他們一家渡過難關,張女士心存感激之心,強調很想在能力範圍內,去幫助有需要人士,盡自己一分力來回饋社會呢!

 

網址: 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preview/204/11785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