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堂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今日(2022年5月28日)在端午節前夕,舉行「樂善端陽慶回歸」活動,動員逾500多名義工到各區派發超過1,200個「慶回歸端午禮物包」,為弱勢社群、長者、少數族裔及基層家庭送上溫暖,同慶回歸25周年和端午節喜悅。
新聞發佈
荃灣象山邨「樂屋」以閒置校舍改裝作過渡性房屋工程, 在運輸及房屋局支持下, 已於2022年4月下旬完結, 陸續讓輪候公屋至少3年或以上之基層居民入住。負責項目的運輸及房屋局項目總監黃永雄先生與樂善堂總幹事劉愛詩女士今日到荃灣象山邨「樂屋」進行視察。
財政預算案中提及政府已覓得可在二零二三年底前提供約一萬四千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的土地,並再注資三十三億元支持過渡性社會房屋項目,同時會向「關愛基金」申請資助,推行先導計劃,讓非政府組織租用合適和入住率偏低的酒店和賓館作過渡性房屋單位,樂善堂作為推動及營運過渡性社會房屋的機構之一,表示十分支持,並認為政府過去的短期房屋政策有助基層家庭渡過疫情。
「九龍樂善堂」及「會德豐有限公司」在「運輸及房屋局」推動下,開展大埔「樂善村」過渡性房屋項目,並於今日舉行假黃魚灘村舉行動土禮,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擔任主禮嘉賓。
樂善堂社會房屋計劃「樂屋」- 改建荃灣象山邨學校項目(下稱「象山邨學校項目」)今日起,正式接受申請,提供145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包括47個3人單位、96個4人單位及地下設2個無障礙單位,面積約18至28平方米,租期不少於兩年,截止日期為2021年11月30日。申請詳情及索取報名表格方式,可參閱附件宣傳海報及瀏覽樂善堂網頁www.loksintong.org。
每次颱風,對於居住於颱風下的天台屋或劏房戶都是步步驚心。
70多歲鄧婆婆和患有眼疾的丈夫,以及就讀小學的孫兒,一家三口原本居於九龍城土瓜灣一幢唐樓九樓的天台屋,2018年颱風山竹襲港,鄧婆婆的屋頂被狂風吹襲,全個屋頂被吹起,全屋水浸,傢俬和日用品被浸至破爛,為擋風雨,兩老和孫兒合力撿拾一些棄掉的帆布製的橫額及塑膠製的廣告展板蓋著屋頂,臨時阻擋風雨。
九龍樂善堂作為推動過渡性社會房屋的營運者之一,十分歡迎施政報告增加多5,000個過渡性社會房屋,目標由15,000個增至20,000個,並投入116億元資源作過渡性社會房屋項目,令更多輪候公屋之基層家庭能夠受惠。
樂善堂酒店式社會房屋項目「樂屋」於今日(2021年9月1日)正式投入服務, 早上時間安排租客陸續取鎖匙入住。運輸及房屋局陳帆局長早前家訪其中一位酒店受惠者, 並陪同他到酒店B-Hotel視察單位。
(香港-2021年6月15日)九龍樂善堂在疫情下,於土瓜灣推出首個酒店式「樂屋」(下稱項目),為輪候公屋基層家庭及低收入青年提供過渡性社會房屋,以紓解其住屋及經濟壓力,並提供適切的社區支援。由即日起接受申請,申請資格為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基層家庭及低收入在職青年,截止日期為2021年7月23日中午12時。
(香港-2021 年 6 月 3 日)樂善堂過渡性社會房屋計劃「樂屋」- 宋皇臺道及土瓜灣道交界組合屋項目(簡稱「宋皇臺項目」)為首個租用政府土地,以組裝合成建築法興建過渡性房屋項目,並於 4 月 14 日正式獲屋宇署批出佔用許可證(簡稱入伙紙),樓宇樓高 3 層,共提供 110個 1-3 人家庭單位,包括地下兩個無障礙單位,每單位附設獨立廚房、洗手間及浴室,首批合資格家庭已於 6月正式入伙。